学习园地
当前位置: 首页 - 新闻中心 - 学习园地

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召开

修改时间:2023-03-15 00:00:00  发布作者evo真人游戏官网  点击次数0  


坚定信心 铆足干劲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奋力推动营商环境大提升招商引资大突破


胡亚波讲话 陈家伟主持 赵少莲汪在祥丁岱等出席


  来源:荆门日报 记者:邓显军 戴永君 原文链接


  3月8日,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召开。市委书记胡亚波出席会议并强调,要深入贯彻席大大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,全面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,坚定信心、铆足干劲,踔厉奋发、勇毅前行,奋力推动营商环境大提升、招商引资大突破,以优异成绩向建市40周年献礼。

  市委副书记、市长陈家伟主持会议并讲话。市委副书记、市委政法委书记赵少莲,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汪在祥,市政协主席丁岱出席会议。

  胡亚波指出,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,营造好的营商环境就是创造好的发展环境。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好与坏,关键取决于“一把手”的认识、“一把手”的态度和“一把手”的作为。各地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,深刻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,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上来,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,以更高标准、更大力度、更实作风推进营商环境建设。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,谁对企业正常诉求拖拉推诿、办理不力,谁就是在破坏荆门的营商环境,谁破坏荆门的营商环境,就要坚决砸掉谁的饭碗。

  胡亚波强调,企业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和基础,企业家是一个地方最宝贵的财富。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“企业本位”思想,畅通群众和企业诉求反映“两个渠道”,以营商环境之优破解企业发展之忧,以一流营商环境把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充分激发出来,加快推动荆门转型升级、跨越发展。要坚持问题导向,准确把握我市营商环境的短板弱项,对标全国标杆城市,锚定“流程最优、成本最低”,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,奋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。要纵深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持续给市场放权、为企业松绑、让群众便利。要加强部门协作,构建便民利企服务平台和社会监督平台,推动更多高频事项“一次办、马上办、网上办、就近办、随时办”。

  胡亚波强调,各地各相关部门要按照“热情接待、科学论证、集体决策、全程服务”原则,坚持市场化、精准化、专业化招商,注重招商项目投入产出比,以亩产论英雄,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质效,全力以赴招引一批投资规模大、产业带动强、税收贡献高的好项目、大项目。要聚焦主导产业,盯紧行业关键企业,开展产业链招商,在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,注重招引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。要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,大力开展以商招商,加快形成头雁引领、强雁跟进、雏雁齐飞的集群效应。要充分利用好荆门商会资源,全力推动商协会招商,千方百计激发商协会参与招商的积极性。要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,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和力量整合,全方位提升招商干部队伍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素质。要加强全市招商信息和招商项目统筹,统一招商引资政策标准,推动项目早签约、早落地、早见效。要用好绩效考核这个指挥棒,强化结果运用,树立“凭实绩论英雄,实干者得实惠”的鲜明导向。

  陈家伟强调,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、实干意识、争先意识,以“提能力、转作风、抓落实”活动为契机,以“起跑即冲刺、开局即决战”的奋斗姿态,推动形成“人人都是招商大使、处处都是营商环境”的浓厚氛围。要坚持问题导向,持续抓好突出问题整改,补齐短板弱项,着力打造宽松有序的市场环境、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、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、自由便利的开放环境、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、完备优质的要素环境、完善便捷的设施环境。要全面推进专业化、市场化、平台化招商,充分发挥头部企业的“磁吸之力”、商协会的“桥梁之力”、基金招商的“杠杆之力”,不断拓宽招商渠道。要压实责任链条,实行硬账硬结。各地各单位“一把手”要知责于心、担责于身、履责于行,既挂帅又出征,一级抓一级、层层抓落实,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。

  会上播放了优化营商环境暗访短片,通报了《荆门市2022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评价情况》和《2022年度荆门市市直单位服务企业满意度第三方调查报告》,京山市、钟祥市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负责人作了表态发言。会上还宣读了《荆门市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嘉奖2022年度以商招商突出贡献人士的通报》和《荆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聘请荆门市招商大使的通知》,对2022年度以商招商突出贡献人士进行了表彰,市领导为市级招商大使代表颁发了聘书。荆门高新区・掇刀区、中荆集团主要负责人作了招商引资交流发言。

  市委常委刘亚锋、刘富国、徐莉、梁早阳、何平、刘振军、雷华,市政府副市长刘国芳、陈实、唐承凤、刘克雄,市政协副主席刘德舜,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周泽春出席会议。


 

TOP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