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荆门日报 原文链接
转变工作作风,抢抓发展机遇,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,党员干部要解决“不敢为”的问题,敢于担当,主动作为。
“不敢为”,体现在有的党员干部斗争精神不足,“未思胜先思败”“未思进先思退”。
“欲思其利,必虑其害;欲思其成,必虑其败”本是兵法,在作战前把各种可能导致失败的因素想细、想深,多估计几种“不测”,并一一做好应对准备。如此,一旦处于危局、险局或局部失利,才能临危不乱。但这一切,都建立在积极进取的核心基础之上。
如果一心记挂后果、惦念退路,一步也不肯迈出,随着时间的流逝,摆在眼前的机遇不可复得,既定目标只会更加遥不可及。少数党员干部“未思胜先思败”“未思进先思退”的“不敢为”,主要表现为不敢啃硬骨头、不愿接“烫手山芋”,遇到难题就搁置,不想担责任、也怕得罪人。
解决上述“不敢为”的问题,要有斗争精神。面对风险和挑战,我们党员干部要以坚定的政治立场、清醒的理论认知,筑牢思想根基,敢于面对风浪,经得起风吹雨打。
解决“不敢为”的问题,要善于学习、敢于创新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,必定要面对重重考验。党员干部应当不断学习、掌握本领;勇于探索、发现机遇,勤于实践、抓住机遇。
解决“不敢为”的问题,要敢于担当,坚持原则。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,面对重大抉择时,不妥协、不退让;面对困难和问题时,不敷衍、不推诿。当下敢担当、善作为,才能走好实现未来目标的每一步。
|